本文节选自《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年第5期“英语教育微信谈”栏目,该期话题为《探索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主持人:李静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
参与讨论嘉宾:
高洪德,原山东省教研室副主任,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现任亚美欧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
康艳,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讲师,博士。
禹明 ,特级教师,深圳市教科院特聘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英语培训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审议专家,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教育硕士导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
张冠群,中学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名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深圳市基础教育名师。
王芃,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
禹明:我认为对于不同的教师群体而言可能薄弱点有所不同。我在西北、西南培训时,有的老师是转岗的,没有经过英语专业训练,他们最缺英语专业知识。而前不久培训深圳的老师,我又发现很多人最缺的是学生知识。作为教研和培训部门的老师要学会根据本地教师的实际和教师发展的情况,随时做出专业判断,确定在一定时期内英语教师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李静纯:同意禹明老师关于“学生知识“的论点。这是舒尔曼PCK的重要方面,主要是knowledge of learning and learners. 此外,舒尔曼和其他研究者把这方面的知识称为“教育情境”的知识。这一点,容易被老师忽略,因为教师都是身在特定教育情境之中的,他们往往以为知道这些是当然之事,其实并不“当然”,我们有必要戴上人类学者的眼镜去观察教育情境中一切细微现象,从中领悟特定的情境中特定人格,以及因此而生成的特定语境与特定行为方式。我把这类知识称为“田野学识”。
王芃:个人认为,大部分教师都是敬业的,还有些教师课上得相当精彩。但就我个人而言,多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在专业知识上可能会出现停滞。
张冠群:专业知识不足是现在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关于教学内容知识,教师不仅要“懂”,而且要“能”。“懂”是指“懂”教学内容及主要概念、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能”是指在传授英语知识时,“能”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激发学科情感,提升学科素养。
此外,英语教师在教学法知识方面不够全面,如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表征知识、课堂观察、活动组织、学科命题与评价等知识,不仅要Knowing that,还要Knowing how。
高洪德:这个话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如果依据认知心理学把教师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我以为程序性知识是薄弱环节。在学生面前,英语老师一般来说都有“一桶水”——陈述性知识的“水”,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有说得过去的通识知识,但用这些知识来“做什么”和“如何做”这样的程序性知识则相对薄弱。举例说,把英语课上成知识讲解课,课下过多的应试作业,造成学生压力大、兴趣低,这类现象很普遍。根据有关资料,芬兰的学生学习时间短,学习压力小,考试与评估也少 ,但却取得了优良的成绩(Ashley,2011)。说明学生强度过大,实施“大水泡倒墙”不会真正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程序性知识实际是技能化的知识,它直接影响和控制人的行为。一旦这类知识在人的记忆中被编码且达到自动化,就难以改变。例如,有些课堂上的“warm up”环节过于繁琐,以至于一节课过了一半还没入正题。阅读课上成朗读课,或学生默读时老师不断插话干扰。再如,当下又出现了对技术一哄而起的崇拜,把本质上中性的信息技术凌驾于学生生理心理规律之上,以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以为“翻转课堂”必然就要录制视频、讲课搬家等。
康艳:顺着高老师的思路来说,关于教育和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是教师所欠缺的,这一部分知识与具体的关于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知识之间也缺乏融会贯通。同时,由于缺乏对这部分理论知识的了解,如何将课堂教学转化为有效学习的程序性知识也不足。许多教师在学习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时总认为这是可束之高阁的高大上理论,与自己的课堂实践无关,不能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但实际上,正是这部分知识才能帮助教师真正理解具体的外语教学原则和方法,指导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当前我们很多外语课堂中,课上得很热闹,但是学生的学习却没有落到实处。我认为,教师或许并不缺乏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的知识,但他们缺乏的是如何将教学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说白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规律不甚了解,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当兼备高大上的知识和接地气的知识。我认为,不应把“高大上”和“接地气”分割开来。
李静纯:关于“高大上”和“接地气”的关系,我想提供一个科学现象的隐喻:俗话说,“惊蛰动,地气通。”现代汉语释义:“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 蛰伏动物惊起活动。”不言而喻,这“高大上”的天与“蛰伏隐藏”的地,二者能“通”, 才是春天的活力。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身心的境界,以自己的身心境界去影响另一个人的身心。这里有一个基础,就是“美德+学识”。托马斯·莫尔论知识说:“与美德联系在一起的学问要比王国的全部宝藏还珍贵。”孩子心仪的教师应当是他(她)一生的榜样,这与教师的学识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们会因为英语老师用分子结构来类比短语结构,用热带雨林来隐喻语篇风格的多样性,而特别崇敬他(她)。
张冠群:除大家提到的薄弱点外,我认为英语教师还欠缺表征知识。通过课堂观察,我发现老师们“懂”得语法、阅读和写作,但无法运用图表、图示或准确、简洁的教学语言等表征手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导致学生学到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表征知识丰富了,学生才能学到不仅可以意会,而且能言传的、理解通透到位的知识。
康艳:在英语学科知识领域中,教师往往还缺乏对语言真实使用的知识。英语对我们大家而言都是一门外语,大多数教师都是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教师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他们对语言的讲解有时候并没有反映现实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中,我们注意到教师所用和所讲的语言大多都能做到语法准确,但却没有做到使用正确。例如,某教师在询问能否试穿衣服时,使用了 “Can I wear it?”的表达方式;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May I try it on?”,像这样不规范不地道的语言教学就会误导学生,从而影响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李静纯:教师的整体素养应当以浸润着道德领悟、融会于理性认知并混成于审美体验的Knowledge为基础。首先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其内涵大于“英语知识”,因为:(1)它是双语知识;(2)它是基于双语文化的知识;(3)它是为教学奠基但又大于教学范围的知识;(4)它是深入到教师内心的知识。概言之:英汉双修,内外双修。“修”字很重要,成年人学东西,即使心领神会一点点,就会在大脑里“弥漫一大片”,因为成年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已有太多感悟,一颗新知的因子摄入,便有“席卷风暴”的效应。问题在于,这个新知的因子要足以触动他(她)的心灵。
在此我对教师的广博深的知识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叫“袖珍百科”,即指各种被浓缩了的百科知识。懂得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有一两张图和几段经典陈述即可。懂得遗传学,有一篇专家写的科普文就够了,导演学只需要拿一本图文小册子。如此袖珍本,外研社有一套双语的,我读了至少十几本,每本只用几个晚上就可以理解。袖珍知识应当是“点”的学问,有5个点:其一,核心点;其二,突破点(或曰创新点);其三,隐喻点;其四,连接点(与我之所知连接起来);其五,逻辑点(人的认知的共识之点)。
11月2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基础外语教育》杂志作为学术支持、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协办的“2019第二届全人发展与智慧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