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前沿

夏谷鸣:为师笃志且博学,管理创新亦有道

2017年04月21日
分享到

夏谷鸣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会员,教育部高中课程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浙江省中小学外语教学学会会长,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英语特级教师。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我们在夏谷鸣老师的微博简介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这是夏老师对人生的思考,也是他从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得出的感悟。

见到夏老师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近九点钟,刚刚结束会议的夏老师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从英语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教学管理,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夏老师将他的教学经历和体会向我们娓娓道来。

一朝励志凌绝顶,潜心基层廿一年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闸门打开,570万名考生涌向考场,夏谷鸣成为了众多参加高考后改变命运的其中一员。作为当年的应届生,他的初高中正好遇上了文革时期,但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夏谷鸣成功被宁波师范专科学校(现宁波大学)英语系录取。

1980年,毕业后的夏谷鸣被分配到了浙江象山县西周中学担任英语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院校,但他对教师岗位并不了解,“在那个时候,人的生活轨迹不像现在这么讲求个性。既然国家给了我这个机会,那就要好好把握。我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选择了教师行业。”

一年后,夏谷鸣被调到象山中学,一干就是整整七年。“在象山的八年是我教学经历的起步阶段,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他来说,在基层学校的八年时间里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是读了大量的书;二是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刚参加工作时,夏谷鸣希望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阅读带给了他不断发展提高自己的知识积淀。另外,进入教学一线岗位时间不长的夏谷鸣对如何进行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促使我不断摸索的动力来源于学生,他们的反馈会激励我。一节课学生反应很好,那我的工作就得到了肯定;反应不好,我就知道可能有问题了。此外,教学的效果也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哪怕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我们班学生成绩比其他班高,也算是一种肯定。”动力之下,夏老师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实践。音乐背景教学、分层教学、情景教学等等尝试推动着他走上了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道路。

1988年,夏谷鸣被调到了宁波市效实中学,在这里开始了另一段为期十三年的一线教学生涯,这是他对教育的思考走向成熟的阶段。为了适应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效实中学开设了类似于职业高中的“特殊班”,为当时的外企、私企提供亟需人才。夏谷鸣成了这个班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由于这个班级没有高考任务,夏老师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探究教学。在他看来,教学至少要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发散思维,提高素养。带着这样的教学目的,夏谷鸣开始认真地考虑教学中的各个细节——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教材、采用什么教学方式等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外语教材种类还很少的情况下,他亲自去上海为学生挑选教材,新颖的《新概念英语》、商务英语实用型的《温哥华来客》均囊括其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夏老师也别出心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面试氛围,他让学生去电话亭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避免了学生照本宣科的弊病。在这三年中,夏谷鸣看到了英语的功能性和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性。

1991年,刚刚送走第一届“特殊班”的夏谷鸣被派到刚成立的宁波外国语学校(当时属于效实中学的一个部分)担任英语教师。作为外国语学校,学生、家长、学校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自不必说,对英语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成了推动夏谷鸣前进的力量。按照夏老师的话来说,在宁波外国语学校的十年间,他一直处于“往上走”的阶段。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培训的跟进,教材的改进,他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考取在职研究生、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理论书籍、参与教师培训和各类赛课……其中,参加2000 年由教育部举办的首次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成为了夏老师感触最深的事。“我们现在建了个微信群,叫‘黄埔一期’,就是当时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同学和老师”,夏谷鸣说,“那三个月的培训开了眼界,听到了以前没听过的东西,还在参训学员以及培训老师之间无形地形成了learning community(学习共同体)。”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多年的付出以及在教学上的突出成绩终于获得了诸多肯定和荣誉,“教坛中坚”、“特级教师”、“宁波名师”、“论文全国一等奖”、“ 享受教授待遇的高级教师”……“这些荣誉和称号是一种肯定,对我的业务也是一种鞭策”,夏谷鸣说。

从“埋头干”到“抬头看”,英语教研两年半

2001年,夏谷鸣从一线教师转变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夏老师笑称是从“车间里面的操作工上升到了管理人员”。从盯着一个学校里几个班级的学生到统观全省的外语教学,关注教育的普遍意义,视野平台一下子扩大了。“这个平台对我来说是相对宏观的,因为在这里我研究的是一个省的外语教学,包括教育方法、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流引导、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等,都得考虑到。”

刚启动不久的课改工程成了夏谷鸣教研工作的主要抓手。这次课改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一个大主题,让他能够围绕着这个主题不断进行探究。他明白只有自己先将课改的门道理解透彻了,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引领全省的改革,将理念推广到各个学校。“尽管时间短,但是我是看到了国家课改的发展方向。原来在课堂里我做得更多的是‘埋头干’,而作为教研员更多的是‘抬头看’,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埋头干’的时候对于方向性的东西我不太会去关注,但是自从‘抬头看’之后,对于教育的最前沿的东西,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等等我都有了自己理解,感触也更深了。”凭着自己的实干和努力,夏谷鸣在这两年半内把课改这个硬骨头硬是给啃下来了。

“英语教学”走向“英文教育”,教学管理十二年

2004年,发展中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杭外”)需要懂外语的教育管理人才,夏谷鸣被调到该校担任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管理等事务,工作的接触面由原来的全省又回到了学校的小范围里,但从视野角度来看,由单纯的学科教学转变到了学校管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英语教学”上升到了“英文教育”。

从“语”转化为“文”,里面蕴含的是从注重语言到通过语言教学来注重人才培养的深意。夏谷鸣提倡六个“文”字,包括文字、文法、文本、文学、文化和文明。其中,文字和文法指的是语言本身;上升到文本,是从语言知识点到语篇;而文学,在国外被称为language arts,是语文教学,带有人文性质;再往上走就是文化,比如说跨文化交际等;最终走向的就是文明,通过教育来启蒙、教化、培养一个文明的人。

夏谷鸣进一步提出,培养一个具有国际理解跟国际表达能力的未来中国人,要注重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和共同生存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领导力和自我领导力,这些也正是国民关键能力的重要维度。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法的推广是整个世界语言教育的潮流。在实施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英语学习往功能性和交际性方向发展,人们学习英语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用它进行交流。但夏谷鸣看到的并不仅限于这一点。他提出,要从跨文化交际向跨文化领导力转变,这也是多年来夏老师在杭外一直推广的理念。“一讲到跨文化交际,大众就误认为是我们要去理解、包容、学习对方文化,却忽略了自身文化的传播、推广。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方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理解对方文化,还应该学会怎么让对方接受、理解、包容我们的文化。只有双方互动,才真正算得上是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英文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领导力。”

夏谷鸣举例说,杭外的学生曾与美国北卡数理高中的学生进行过国际理解课程(Global Understanding),中美学生借助Skype 进行讨论,话题是“School Life”。在讨论的过程中,美国学生说他们每天要做作业到凌晨一两点,这让一直以为美国课业轻松的中国学生们感到很惊奇。美国学生解释说:“你们以为的现象是在美国的normal school,学生下午两三点就没事了。我们属于abnormal school,有很多的课后作业。” 而杭外的同学也告诉他们:“我们在中国也属于abnormal school,作业压力不大,有更多的课外活动。”通过交流,中国学生对美国学校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学生也发现中国的学生也并不都是考试机器。这就是一种相互理解。

为了扭转传统单向的跨文化学习现象,夏老师提出要加入“跨文化领导力”的概念。所谓领导力,就是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其中包括三个要素:激励对方、引导对方、使对方做事情。“要树立这个领导力并不简单,它需要你的诚信,你的大气,你的知识广博,以及你对事物的理性看法。这里面就涉及到素养培育等多重问题了。”

跨文化交际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就是批判性思维。为了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夏谷鸣一直在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尝试和努力。现在杭外正在开发一个叫做“Pioneer”的课程,让学生与美国资深教授进行远程学习,拓宽知识,扩展思维。这些教授大都来自哈佛大学、汉密尔顿学院、西北大学等世界名校,且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去年,杭外学生研究了化学、心理学、日本社会形态等多种课题。十周的课程下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六十页的类似于研究生论文的Paper。“我对这个项目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语言教学并不只是为语言而语言,语言教育当中也在慢慢发展学生的研究探索、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语言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促进整个人的素养的发展。”夏老师说。

2006年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发展高中的多样性,特色化教学。外语学校的特色是外语教学、英语教学。但是由于现在全民英语的发展,大批重点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个特色已经在慢慢地不突出了。基于这样的现状,外语学校的出路何在?外国语学校该如何在新时期下保持特色?夏谷鸣结合自身的办学经验,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想保持自身特色,必须要从英语走向英文,从英语教学走向英文教育、走向外文教育。

第二,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进行多语种教学。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多样性发展,对于外国语学校来说仅仅依靠英语是不够的。夏老师说,杭外从去年9月开始,要求学生从初二开始必须从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中选修一门做第二外语,学校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语种。在夏谷鸣看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和思维方式。学会多门语言,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当然,这对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有特定的要求。如果只是教会学生语言本身,那这样做得意义并不大,学校应该从humanity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语言背后的东西。”

第三,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跨国课程。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学校之间的“围墙”被打破,全球教育资源得以共享。通过构建虚拟教室,不同价值观、文化背景、社会体制的学生们可以共同学习,实时互动。夏老师说,“外国语学校有着丰富的国际交往资源以及扎实的外语基础,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他就曾经在与美国学校网络同步课程“全球理解”中,通过网络视频开展过类似的两周课程,主题是Philosophy。第一周夏谷鸣通过讲孔子《论语》里的“为政”(governing)为中美学生讲解中国古代的为政之道;第二周美国的老师向中美学生讲解柏拉图《理想国》中所宣扬的政治思想理念。通过网络在线同步课程,合作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

第四, 从学科角度来讲,要进行project-based learning( 项目学习)。夏谷鸣在学校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学习,通过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年就有学生为完成拍摄“微电影”的任务,前往横店影视城拍摄取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编写剧本、掌握拍摄技巧、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活动过程都会给学生留下很多课堂之外的收获。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在学校尝试成立项目教研组,即用一个话题组织大型项目,将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囊括进来,“比如可以开设一门关于二战的课程,需要语文老师来讲解二战时期的文学作品,历史老师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地理老师讲解重要的政治经济地区等。通过进行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得到提高,这也是以后教育发展的走向之一。”

第五,注重内容为基础的语言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简称“CBI”)。我们国内运用较多的有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交际型教学法,但在项目型教学法和注重内容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CBI 讲求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者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即语言是掌握知识的工具。从英语角度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夏老师憧憬道,“我们现在的双语教学就是运用的这种理论,等基础教育的学科界限慢慢融合后,能让大部分学校实现将外语作为教学用语来教授数学、物理等各种学科是一种发展趋势。”

第六,寓教于乐,巧用drama。夏谷鸣在国外考察时发现戏剧在外国学校普遍很受重视,通过戏剧的排演,学生们的想象力、实践力都得到了提高。回国之后,他就在自己的学校里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杭外每年都会有一个“Drama Night”,各年级的学生共组成三台大戏进行PK,展示自己的成果。

总之,在新形势下,外国语学校更应该把握住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外语学科优势,调整办学方向,扬长补短,拓宽视野,加深内涵,更上一层楼。

夏谷鸣老师说,“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方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理解对方文化,还应该学会怎么让对方接受、理解、包容我们的文化。只有双方互动,才真正算得上是跨文化交际。”

寄后生:求异创新走出“光明路”

夏谷鸣很喜欢追求新鲜的东西,“Apple Watch今天接受预订,我赶快去订了一个”,“赶时髦”的夏老师开心地说。其实,工作中的他也是一直把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在象山、宁波的教学时光里还是在杭州从事管理工作的岁月里,夏谷鸣有自己的信条——“求异创新是一个人工作的生命”,他说,教育的创新太多了,总是要跟随时代发展的。

基于自己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多年来对英语教育这一行业的研究,夏老师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期冀。

首先,要有创新思维,有理想,有激情。很多老师工作到一定年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寻求改变,探索追求更新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保证职业的激情和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其次,要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素养、气质、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夏老师建议年轻的老师们多腾出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注重全面发展,“读书就好像吃饭一样,想要营养均衡,就要摄入各类食物,往往那些不喜欢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再次,注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对于学生有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们一定要注意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形象。

最后,把握好师生关系。现在很流行一种论调,让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在夏老师看来,师生之间就应该是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这四种教育基本形式中,教师需要履行学校教育的职责,其他错位的身份会超出教师的能力范围。

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教学管理人员,三十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尽管角色不断转变,但夏谷鸣始终坚持把自己的青春,心血都奉献在英语教育这一事业之中。如今,他的学生大都已经学业有成,遍布世界各地。夏谷鸣在成就这些学生的同时,也默默地成就了自我。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