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能

文本解读之What、Why、How (下)

2020年08月28日
分享到

前段时间,我们给大家介绍过文本解读的相关内容,详情回顾:文本解读之What、Why、How (上)

今天为大家带来文本解读中的“How(怎样做文本解读)”

三、How(怎样做文本解读)

1. 王教授说

王蔷教授指出,“拿到文本后首先关注主题意义、主要内容和作者观点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其次是服务于主题、内容和观点的结构和语言知识。”

2. 《课标》指出

《课标》中提到的“语篇”一词,个人以为与“文本”涵义相近,我们来看下《课标》是如何说的:

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建议教师首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Why和How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对语篇深层意义和文体结构的解读更多取于教师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认知方式,以及教师在与语篇互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读和阐释。”

可以看出,《课标》有关理念与王蔷教授的观点一脉相承,而作者对于文本解读朴素的理解也与之基本相符。

3. 举例说明



教无定法,文本解读也不存在统一的模板。教师可根据文本的情况,更要根据学情,确定文本解读的具体方式。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立足文本解读 促进有效英语阅读教学》一文给出了范例(具体见http://i.yanxiu.com/blog/11054734/491951531568876!cateId=0)。

北师大陈泽航教授和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闫赤兵老师发表于《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年第3期的《小学英语绘本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很好的参考(也可在如下网址浏览http://k.sina.com.cn/article_6447379674_1804b34da0010067lb.html?cre=edupagepc&mod=f&loc=3&r=9&doct=0&rfunc=100)。

有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作者就自己听过的大连格致中学刘晓明老师的一节阅读课,与各位做一分享。

授课内容选自《英语》(新标准)8年级下册(2013年版)Module 8 Time Off 的 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

文章体裁是一封(写给父母的)email,内容是作者在湖南张家界的简短游记。

1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确认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2然后,让学生注意这篇email的开头和结尾是如何写的,为学生写类似的email做提示。首、末段都很简短,教师一带而过。



3接下来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把首末段之外其他四段与老师给出的段落大意进行匹配。答案如下:



Para. 2: description of Zhangjiajie

Para. 3: a special experience last night

Para. 4: the visit to Mount Tianzi this morning

Para. 5: plan for tomorrow

继而让学生判断文章根据什么顺序来写。由于段落大意中有明显的时间状语,学生不难得出结论:文章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写的。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写游记的一种逻辑顺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顺序。

4接下来分段进行解读

首先分析第2段description of Zhangjiajie。教师给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根据第2段内容填写。


这个表格的内容,不难填写。


接下来,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信息是facts

下一步是填写右栏内容——作者对这些事实型的信息是怎样的一个评价。

待学生填写完毕后,告诉他们这是0pinions,即作者的观点。


这样就结合实例把事物的两种描写手法及时传授给了学生:Describe a place: facts + opinions. 再引导学生在文段中发现作者对这次旅游的总体评价:I’m having a wonderful time here in Zhangjiajie. 而这句总体评价来自本段的第一句,教师点明每段的主题句多居段首或段末。

接下来第3段a special experience last night的解读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给出when, who, where, what, how这些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内容。之后点题:Use when, who, where, what and how to tell a story,对于学生写故事或者游记,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第4段the visit to Mount Tianzi有不少动词,所以,教师使用了一个山状简图,引导学生把关键词写在相应的位置,为下面学生复述课文奠定基础。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没有忽略本段的最后一句话:I pulled a leaf off a plant, but Lingling’s uncle said that it was wrong to pull leaves off plants and that we should protect everything here. I was very sorry.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有关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对作者“今天上午”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从hopeful-disappointed-sorry的心路历程。提醒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而不是为了写而写”的道理。

在解析第5段plan for tomorrow时,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

① What’s Betty’s plan for tomorrow?

② Why does Betty plan to go there?

③ What will Betty write about her next trip to Dongting Lake?



第3个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根据刚学过的内容设想作者可能会如何写下一段游历过程,润物无声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为确保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节课结束前引导学生总结How does Betty write about her trip in Zhangjiajie?有了这节课步步为营的设计,学生不难得出结论:description of Zhangjiajie; special experiences; next plans。

至此,本节课对文本的解读完美收官。教师从文章体裁、内容结构、逻辑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故事写作要素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都做了分析,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逻辑明晰、层次分明,通过总—分—总的顺序,对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确实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秀范例。

教无定法,但教有定则。只要以文本解读的核心理论为原则,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在教师同行们不断提高自身文本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肯定会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期待新一轮教改带动文本解读的春天早日到来。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