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分论坛4 | 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2021年10月24日
分享到


1


本次大会下设6个分论坛,23日下午,近40位高校教授、国际教育专家、教育参赞、知名中小学校长、优秀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将围绕“各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政策与实践”“‘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与教育发展交流”“外语复合型‘全球预备人才’培养”“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国际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及“教育参赞谈国际教育”六大专题,聚焦当今热点,探讨新时代国际教育发展交流及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


2

分论坛4 会议现场


分论坛 4


分论坛4的主题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由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厉笑影主持。


3

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 厉笑影


滕珺: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学校的几点思考


4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秘书长 滕珺


滕珺教授基于“PISA 2018 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我国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进行了分享。她指出,“全球胜任力”不是精英阶层的奢侈品,而是未来每个学生的必需品,应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必须建立在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既要建立民族自信,又要防止民粹主义。“全球胜任力”在中国是“立德树人”的内涵延伸与空间拓展,学校在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下的交流能力。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全球胜任力”在中国的基本价值立场。最后,滕教授希望中国学校可以持续关注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做“当代天下”理念的构建者与践行者。


夏谷鸣:从globalization到glocalization


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 夏谷鸣


夏谷鸣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关键能力为切入点,提出“全球胜任能力”的概念,并从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四维度进行深入阐释。他指出,相较于疫情前对“基于全球的本土化”(globalization)的聚焦,“基于本土的全球化”(glocalization)这一概念更应得到重视。这要求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自信,树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主体意识;第二,全球视野,了解和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世界发展动态和全球性挑战;第三,求同存异,尊重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行动。最后,夏谷鸣以“天元公学TBI课程”为例,具体介绍了基于本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王素: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培养


6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素


王素在关于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主题演讲中,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培养途径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她指出,伴随着全球化4.0与教育4.0时代的到来,对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加强对于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王素针对区域及学校等不同层面给出了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建议,如:制定提升区域全球胜任力的框架;把全球胜任力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学科课程、跨学科项目以及研学活动深入开展;举办教师、学生全球胜任力测评的培训与活动;确保学生获得跨文化技能发展的平等机会,提供包容的学习环境等,对于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冯云英:全球胜任力的石外方案


7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 冯云英 


冯云英分享了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经验与探索。她首先介绍了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五维”学生培养目标,随后分享了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探索的三个层次:第一,家国情怀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基石,石外开发了十一项德育校本必修课程,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第二,外语能力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关键,石外开发了丰富的多语种课程,坚持开放办学,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第三,实践创新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途径,石外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最后,冯云英表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任重而道远,石外将持续深耕,不断探索。


李梅:全球胜任力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8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 李梅


李梅以“全球胜任力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为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分享了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实践经验:一是国际理解教育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未来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国际理解建设在实践中探索,保定十七中积极建设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PISA全球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文化课程体系;三是国际理解课程为学生成长赋能,提升了学生在全球舞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国际理解课程教育在思考中前行,不仅培育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全球胜任力。最后,李梅指出,要立足民族复兴大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持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发展。


郭贝思:青年公共外交实践与国际化人才素养


9

亚太青年MODEL APEC、北京市环亚青年交流发展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郭贝思


郭贝思向大家介绍了APEC组织的相关背景和新时代下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MODEL APEC”经验。MODEL APEC的国际化人才课程体系涉及国际形势、国际合作能力和国际胜任力的相关培养,通过模拟国际会议、参与出访实操、实习就业等方式帮助青年认识更多优秀伙伴,提高国际胜任力。此外,郭贝思对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进行了总结,提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不仅应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还应该理解国际惯例,能在国际社会中传播中国文化,建立良好的国际公共关系。


本专题论坛聚焦于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既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度阐释,又结合国际与国内教育发展背景探讨了全球胜任力项目与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同时交流分享了各学校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经验成果。各位专家学者们的报告高瞻远瞩、深入浅出,为我们在新时代国际背景下培养全球化人才带来了重要启示。


精彩回顾

2021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顺利召开

成功开启 | 国际教育创新与实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成功召开


会场照片

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图片直播,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图片直播间,可观看本次大会精彩瞬间。

9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