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0-17

5


2025年10月16日,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全基中心”)指导,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杭州天元公学承办的“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教学研讨课分会场 




本届年会下设9个分会场,10月16日下午,围绕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一线教师带来47节精品课课例展示,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分享经验,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基础教育新范式,拓展基础教育新路径,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点评




17


陵水蓝湾未来领导力学校小学部学术发展中心主任陈晓琴,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校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夏谷鸣,杭州市余杭区小学英语教研员祝小华,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副校长谢慧萍分别为小学学段的11场课例展示进行点评。

18


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书记、校长刘新来,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双语学校教育集团副校长庞晖,杭州云谷学校英语首席教师和大课程体系首席专家盛艳萍,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勇,海南绿城蓝湾未来领导力学校小学部校长王剑平,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郭进贵,杭州市余杭区海辰中学教科室主任程龙军,杭州市余杭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曹海利分别为初中学段的17场课例展示进行点评。


19



成都教科院中学英语教研员、成都教科院附属新都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兴勇,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四川省龙泉中学校副校长邵春莉,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传霞,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课程处主任、外语处主任李秀芳,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王文庆,杭州市余杭区学科带头人胡引娣,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林国爽分别为高中学段的19场课例展示进行点评。




专题论坛




本届年会下设4个专题论坛,10月17日上午,围绕“数智时代外语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数智驱动外语教学体系高质量发展策略探讨”“戏剧教育赋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路径探索”“新形势下的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再思考”的主题,30余位高校教授、基础外语领域专家学者、优秀教研员、外语特色学校以及国际教育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通过专题报告、专家论坛、校长论坛、成果汇报等形式沟通交流、研究借鉴,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示了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蓬勃发展。





专题论坛一

数智时代外语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


20

专家论坛


在专家论坛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徐浩,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勇,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英语学院)专职研究员李东玉围绕“智启未来·育见新程——外语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结合国内外外语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剖析了AI语音识别、智慧语料库等技术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革新路径,明确外语特色学校需在数字化转型中坚守语言教育的人文属性,既要通过技术优化教学效率,更要依托数字平台拓展跨文化交流场景,为深入开展外语教育数字化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1

校长论坛


在校长论坛环节,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苏城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杰,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刘炜,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执行校长李亚男,上海光华教育集团科学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光华教育集团天津校区总校长、天津光华外国语学校校长张义宝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校园智慧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各校在智慧课堂搭建、数据驱动教学优化等方面的落地经验,深入探讨了当前学校推进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教学融合难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共性问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思路。



专题论坛一由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外研社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培训师郭楚鑫主持。





专题论坛二

数智驱动外语教学体系高质量发展策略探讨


专题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冀小婷


冀小婷作题为“数智驱动外语特色发展:团队赋能与教育教学能力重塑策略”的专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数智时代下外语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策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智技术在推动外语教育教学能力和团队赋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她强调,数智时代对外语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包括教师个体能力的升级、团队协作方式的变革以及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提升,针对教育教学能力的重塑,她提出了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构建数智化资源生态以及推广智能情境教学法等具体策略,为外语特色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专题报告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张春青


张春青作题为“AI辅助基础教育英语有效教学:问题、挑战与出路”的专题报告。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外语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大语言模型在辅助外语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他详细探讨了AI在外语教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应用,提出隐性使用AI更能促进教学的自然流畅,结合AI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此,他分享了AI技术在语法教学、词汇学习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示例,并指出在使用AI生成的内容时需要注意甄别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他强调,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技术应用,在数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确保教育活动能够真正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专题报告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 徐继田


徐继田作题为“教学智能体:英语教学变革的认知架构与案例解码”的专题报告。他介绍了认知转向背景下语言习得理论的演进,从行为主义到社会文化理论再到具身认知。他详细阐述了教育智能体的技术融合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智能体作为“隐形脚手架”,不仅提供情境化的语法纠错,还通过情感计算和多模态融合,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自适应反馈,动态生成最优学习序列,优化教与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社会互动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核心素养。


专题报告


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双语学校教育集团副校长 庞晖


庞晖作题为“从‘技术可用’到‘教学优用’:数智融合重构外语学习新场景”的专题报告。她探讨了从工具赋能到场景重构的范式转向并强调政策导向推动教育迈向深度融合新阶段。她提出通过数智技术,将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驱动力,以构建高参与度、高情感投入的学习场景,实现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发展。她通过列举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对文本进行重构,增强主题关联性和价值观引导,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和思维进阶。


专题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合作事业部英语教学部总监 罗霄


罗霄作题为“以智慧教育为核,构建外语教学新生态”的专题报告。他表示,智慧教育依托AI、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环境、资源与流程,构建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教育生态,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教学优化与创新,具备精准、个性、优化等六大特征,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外研社与北外国际依托北外语言教育底蕴,从多维度践行智慧教育,构建外语智慧教育生态圈,实现学生与教师双向赋能,打造外语特色课程体系,涵盖新概念英语智慧版、外研趣学系列等特色综合课程,助力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升思维能力与国际理解力,适配不同学习需求。



专题论坛二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教育合作事业部副总经理刘莎主持。





专题论坛三

戏剧教育赋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校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夏谷鸣


夏谷鸣为专题论坛三作致辞发言。他表示,戏剧教育是要借助戏剧元素和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等为教育所用,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杭州天元公学自教育戏剧中心成立开始,始终致力于从兴趣培养到专业发展,构建起戏剧教育体系,使师生能够从学科角度去看戏剧,将戏剧的范式、场景、道具、语言等元素适时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他强调,该论坛旨在聚焦戏剧教育赋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探讨戏剧教育在赋能课堂、增强学生参与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和教师能够充分交流、分享经验,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戏剧元素与课堂深度结合,实现二者的融合性发展。


成果汇报


杭州天元公学教育戏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谢东宏


谢东宏作题为“当戏剧遇见英语阅读——让文本‘活’起来,让思维‘动’起来”的成果汇报。她围绕戏剧习式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展开,指出传统阅读课存在单向灌输、学生理解浅、语言运用脱节、参与度低等问题,认为教育戏剧应以戏剧技巧为媒介,秉持 “在做中学”,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思维语言发展。她以《Fatal Attraction》为例设计了“三阶七步” 的教学流程,通过认知、能力、情感维度评估,显示戏剧教学提升学生成绩、参与度与核心素养,为戏剧与英语阅读有机结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成果汇报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高佳丽


高佳丽作题为“八分钟 八年 八部剧——杭州市中职英语教育戏剧回眸与前行”的成果汇报,系统介绍了杭州市英语教育戏剧的发展历程。她指出,从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英语职业能力大赛举办开始,到区级英语戏剧相关赛事落地,再到市级赛事的持续推进,杭州市英语戏剧教育实践成果不断巩固,赛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类型不断丰富,充分体现了英语戏剧育人成效,推动了英语戏剧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开始持续探索英语戏剧与多领域融合的新方向。


成果汇报


成都高新区蒙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刘妍


刘妍作题为“学习活动观视域下教育戏剧范式的英语课堂实践”的专题报告。她表示,教育戏剧以教育为目的、戏剧为方法,是跨学科工具,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戏剧元素,引导学生在建构式教学中激发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情感态度;而戏剧教育以戏剧为学科本体,教育为实践形式,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在英语课堂实践中,教育戏剧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强调具身学习、体验式学习与全体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她认为,戏剧教学要遵循DRAMA 框架,通过“探索与发现”导入关键词、“角色与代入”分配角色、“行动与验证”开展声音地图等台词练习、“创造与建构” 指导学生结合表情、肢体语言、语调进行环形剧场排演、“觉察与反思”组织评价与创编活动,助力学生理性认识角色,唤醒学习潜能。


成果汇报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教师 柯丹


柯丹作题为“融戏于教,启智赋能——北京英语教师的教育戏剧课堂实践与探索”的专题报告。她系统分析了教育戏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她首先介绍了教育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其在教育领域的价值,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教育戏剧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基于此,她强调了教育戏剧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教育戏剧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指出应将教育戏剧作为深化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柯丹指出,教育戏剧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并可以与其他学科深度结合,充分实现跨学科教学。


专家点评及专题报告


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 鲁子问


鲁子问针对四位老师的成果汇报进行点评并作题为“随生所用:戏剧习式在英语课堂的运用建议”的专题报告。他表示,四位老师的成果汇报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体现了戏剧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他提出,教育戏剧语境下的习式可界定为教师引导下的系列戏剧策略与习惯形式,其核心特征为活动目标明确、操作路径清晰,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展演与回应行为,建构专属戏剧学习场域。学生在掌握习式后,可依托该场域开展语言运用、文化认知、社会情感等维度的探究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系统性发展。他强调,教育戏剧的本质是以培养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而非单纯的戏剧表演活动,其教育功能覆盖语言能力与社会情感两大维度,通过优化教师对学生需求的理解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专题论坛三由杭州天元公学教育戏剧中心天元戏剧团负责人周惟婧主持。





专题论坛四

新形势下的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再思考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 张东升


张东升为专题论坛四作致辞发言。他表示,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学生、家长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景下的关系互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实现成长蜕变的同时,教师与家长亦同步成长。相较于传统教育中学校主导、家校及师生关系不对等的模式,新形势下教育关系已发生深刻转变,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干预权显著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促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家校协同新的破解路径。他希望通过此次汇报交流,能促进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的校长与老师们开展深入思想交流、实现工作互促,助力构建新型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为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苏州新草桥中学副校长陈杰,无锡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皋洁瑾,雅礼教育集团长沙外国语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田超,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天元蕙兰学校国际部教师黄霞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校长马天骁,杭州临平一中教育集团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导师潘志平,深圳市盐港中学督导室主任王广宇围绕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进行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分享了家校协同育人的特色实践,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下家校认知差异、师生代际沟通、沟通模式创新等核心问题,为新时代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操作的策略与措施。



专题论坛四由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副校长谢慧萍主持。



闭幕式



10月17日上午,在四场专题论坛结束后,大会举行了闭幕式,杭州天元公学的学生表演了精彩节目。


23


闭幕式期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校长夏谷鸣,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鲁子问,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副校长谢慧萍为第四届天元青少年双语戏剧节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24


25


26


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督学,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陈大向,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刘新来为授课教师代表颁发证书。


27

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刘新来


刘新来作第二届年会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年会的圆满召开,是外语特色学校数智时代与时俱进的实践、行业共探发展的集体智慧彰显,形成了四点共识为外语特色学校办学指路:一是发展理念坚守“数智为用,育人为本”,守立德树人与中华文化立场,创新数智技术应用与育人模式;二是实践路径锚定“学段贯通、学科融合”,打造“外语 + 科技”“外语+文化”,破解学段断层、学科孤立难题;三是质量保障建“评价引领、专家赋能”机制,以核心素养评价为导向,借专家之力精准指导办学;四是合作生态强化“校际协同、家校共育”,借年会打破地域学段壁垒,促经验互鉴。未来将以年会为契机,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推动外语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8

会旗交接


大会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第二届年会承办学校杭州天元公学国际部副校长谢慧萍将会旗交给王勇理事长,王勇理事长将会旗转交到第三届年会承办学校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传霞手中。


29

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陈传霞


陈传霞作表态发言。她强调,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以多语种教育体系为核心,结合深厚历史底蕴与优美自然环境,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学校构建了六大语种教育体系,创新教学范式,开设了多元外语拓展课程,拥有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教师团队,旨在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国际交流,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她表示,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格的标准来筹备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期待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共探外语教育创新路径。


30

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办公室主任 李晶


闭幕式由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办公室主任李晶主持。她表示,本届年会作为全基中心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的年度盛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意义,为深化外语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全国会员学校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协同创新,推动了外语特色教育在数字化浪潮中互学互鉴、融合发展。





期待明年再相见!

本届年会紧扣“数智时代外语特色学校发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核心主题,搭建起全国外语特色学校交流协作的平台,激活了数智技术与外语教育融合创新的强劲动力。大会通过理念引领、实践分享与深度研讨,凝练出数智时代外语特色发展的关键共识,进一步明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强化了教师专业能力,促进了外国语特色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外语特色学校加入研究会,让我们携手以开放姿态深化实践、以务实行动推动发展,共同助力外语特色教育迈向新高度,为书写新时代基础外语教育新华章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