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鸿颖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思维可视化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答辩暨阶段性成果交流会在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顺利召开。来自成都的700多名课题参研代表和一线教师到场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此次课题组专家成员之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老师主持。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勇先生致辞。他表示,“思维可视化”选题符合高中课程改革要求,依托高中英语的话题内容,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细化,开发符合英语语言特点的思维路径,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课题自去年12月开题以来进展顺利,得到多方支持和积极响应,成立了四川省、上海市、山东省三个重点实验区,同时完成了课题实验校的招募工作。希望本课题能够真正成为广大一线老师思维教学的抓手和工具。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校长助理刘涛先生代表此次会议承办方对到场的老师们表示感谢,课题会的召开给学校增添了浓郁的学术气息。
随后,来自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的钟文全老师、上海市行知中学的陈丁娜老师以及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洪姗姗老师为现场老师们带来了以外研版新高中教材为课例的三堂示范课。三位老师以“人与自然”的文本为主题,分别从思维运用的不同角度出发,展现了精彩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教态大方,亲切自然的课堂互动,给在场老师们提供了借鉴素材和学习机会。
在评课环节,来自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继田老师、成都七中英语教研组组长刘钰老师、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樊玉国老师对以上三节示范课的亮点做出了精彩点评。同时提到,三堂课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堂设计上很好地反映了课题中的“思维可视化”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老师们把科研意识渗入常规的教学研究中去。
下午,本次课题负责人郑鸿颖教授就课题研究进程、研究成果及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郑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思维可视化”就是把思维的过程呈现出来的方法,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方法,理解“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把思维模式更好地显性出来。郑教授还就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建构、思维工具、实施原则进行了逐一剖析。 深入浅出地指导让在场老师们从理论依据到课堂教学都有了很大提升。
接下来,27所课题实验单位分为三组从课题论证设计情况,创新性、可行性、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答辩陈述。由郑鸿颖教授领衔,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刘萍萍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梁茜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继田老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老师、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樊玉国老师组成的专家组从不同角度对各个子课题组汇报进行了认真的点评和指导,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答辩中,各课题实验单位的老师代表准备充实、答辩清晰、严谨细致的态度,得到了课题组专家们的肯定。专家们针对各个子课题研究方向,就课题研究的定位与目标聚焦、课题研究的操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有益而重要的调整建议,相信经过专家的指导,各子课题组研究会更具有实效性。
会上,课题组专家们和领导为27所课题实验单位颁发了立项证书。通过此次答辩交流会,各子课题组对研究目的、方向、措施更加明确。接下来老师们将结合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使教学与科研自然相融,相信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快速成长,让学术科研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