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22日,“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生源基地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在论坛上,美国国务院IVLP高级访问学者、德蒙学院国际招生主任邓宁发表了演讲。通过参考美国及其他国家在培养学生能力时的标准,邓宁探讨了中国人才应该达到的目标,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将此标准概括为“五大核心价值---仁,诚,义,和,文”和“六大培养目标—“明理,日新,谨严,弘毅,中衡,通达”。
图为邓宁在论坛现场致辞
在过去的七年多里,我一直在从事升学和美国大学的招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大学,我们要寻找什么样的人?作为中学,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这种人才的选择和评定标准,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有一些相对客观的能力评价标准,学校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培养的各种目标也进行了很多的实践。
今天来探讨一下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所遵循的一些标准,在我们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当中,特别是在促进我们高考的改革实践中能够有一些什么样的共融性和思考。
我们强调对学生的“全人”培养,当我们的学生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能力和视野?例如:今天学外语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门外语,甚至要掌握双语,或第三门外语。这在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是常青藤名校招生的时候非常看重的一个标准。
现在美国大学评价中国学生的时候说,如果只是中文好,或者是英文好的话,已经不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有跨文化能力和有国际化交流能力的人。他们特别希望能够看到学生还能够掌握第三门外语,比如西班牙语或拉丁语等。借用这个例子来展示一下当今在国际化培养过程当中,对人才能力的提升的期望。
说到融合,我要回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些传统起源上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从中国的古代开始到近代,以及到当代,我们所探讨的国际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标准上有什么样的发展,及其共性和融合之处。
在古代,《礼记·学记》对人才的培养标准是“离经辨志,博习亲师”。即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在中国的儒家教育文化中,我们在评价和培养学生的时候,第一年着重考查学生离析经文义理和辩明志向所趋的能力。第三年的时候开始考查学生是否尊敬师长,能否和学友和睦相处。第五年的时候考查学生是否广学博缆,亲近师长。第七年考查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和择友的眼光,称为“小成”。第九年的时候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临事不惑,同时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样称之为“大成”。
我们可以看到,每两年有一个阶梯,在每两年的阶梯对学生的培养,实际上是从技术的层面往道的层面发展。引领学生从技能的学习,到人文交流,到沟通,到包容心,以及到遵循这些社会准则道德层面有所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曾经提出“五育”教育思想---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突破了中国近代社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及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中西方教育史融合上非常典型的教育思想。
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全人教育,实际上是提倡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与超越,和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的汲取以及应用。
像北外这样一所学校,作为一个跨文化交流和多语种交流的学校,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西方各国近现代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方面,为大家架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立足于在国际教育过程当中培养我们的学生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同时为没有走出国门的学生能够打开一条渠道,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新知和各种各样的事物。
我们提倡的全人教育思想,在美国现代校园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现?归结为五个词, Love, Learn, Serve,Build, Grow。也就说学生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同时要为他人、为社会提供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成长。
这里引用两个合作多年的美国学校作一个简单的例证,看看在这两所不同的男女学校中,他们所贯穿的教育思想有什么样的共融性。一个是在美国中部地区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所私立女子中学,它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学生的人数不多,是培养医生的摇篮。同时当地还有一所私立男子学校,学校的师生比例很低,约为1:9。这个校园有四百多亩,有6至12年级的学生。这两所学校,它们所贯穿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共融性?
在办学宗旨上,这两所学校都提供创新、合作和信任的校园环境,培养品德高尚、自信、成功的学生。这种创新合作和信任的校园环境,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尚品德,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教育的成功更多是基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互信合作的关系。
两所学校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课题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这一点也是在中国的国际项目当中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学校发展中,在广泛转变的教学方式。从过去注重于学科知识和理论性教学,转向注重在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结果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培养进美国一流的大学,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为世界服务于他人的人。
为了这样的教学宗旨和目标,在美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通过体育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力以及学生的意志力。同时与体育相关还有艺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情怀,像乐团,像室内的表演等。
由此让我想到,当年在北大附中搞的几大节日,包括戏剧节体育节等,这种以课堂之外的方式浸润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在东西方教育融合当中可以找到共性的结合点,因为艺术和体育更容易相通,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可以跨越很多语言交流的障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能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其实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如何借鉴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和西方学校的教育内容,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标准。这样的标准首先应该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从以前标准中生发出来,并且与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倡导的培养标准MTC有共融性,普世性,国际性。
MTC美国一些顶级私立中学对学生的未来十年能力培养提出了一套新的标准,这个体系是超乎于学生的成绩,超乎于学生平时的考试,是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观察学生的8项能力建设,从而得到的一套评价标准,同时这套评价标准有明确的能力考核细则。
这套评价标准,我们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个解读,概括为“五大核心价值---仁,诚,义,和,文”和“六大培养目标—“明理,日新,谨严,弘毅,中衡,通达”。
下面我们对这个体系进行具体展示。
首先我们要培养的是“仁”。仁的本义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论语·雍也》里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代表道德、信任、远见和领导力。
无论我们培养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如果没有一个高尚的道德,没有信任、远见和领导力的话,这样学生在当今社会很难走得很远。所以第一个培养的是学生正直的领导力,就是“仁”的精神。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有仁爱之心的人,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理解事物,对他人保持同情心,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意成就他人,懂得分享荣誉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形成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当一个人有仁爱之心,才能有公心,从公心出发,才能看的长远,道德在身,众人信任,富有远见,才能成就一个人的领导力。
第二个是“诚”,要培养学生作为一个诚实,真诚,公平、尊重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真诚面对自己,不虚妄不自欺骗,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才能成为正直、诚实,真诚面对外部世界,才能做到公平和尊重。因为“诚”所带来的尊重、公平和公正,能够给我们带来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正如我们在礼记中用提到,“诚者天之道也,知者人之道也”。我们的心思才能更加澄明通达。我们在面对外界事物时,才能有更好的分辨力和解决力。
第三个是“义”,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坚持正义,同时能够有勇气、有执行力,并勇于承担责任。责任感不是空洞的,更多是执行落实下去。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要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之后才能够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坚定地执行决策并达到目标。此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第四个是“和”,也就是团队精神和共融性的能力。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社会更加和谐,才有更加长远的未来。
“和而可以不同”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在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坐标,同时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其他的文化,这样的学生才能够有更好的全球视野,才能够更大的格局下解决和对待问题。这就是西方价值观所谓的开放性,以及认同各种不同价值观的能力。同时,“和”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能够从团队中学习和发展自己,能够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状态下,保持相互对话,协调解决问题。
第五个是“文”,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下有效表达、交流以及有写作能力的人。因为在国际教育的融合中,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人,同时能够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标准,能够追求不同的价值观的融合,并能够清晰地传达和有效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态度,并且有能力解释不通的信息,以简明的写作有效说服对方。
在六大培养目标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明理”,即理论决策能力。要教会学生理解世界的逻辑,具备分析和创造思想和知识,如何明辨是非,能够通达情理,以大局为主,考虑到更多人的利益来做出决策,能够尊重并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其次是“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指用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培养学生理解并应用数字、交叉学科、机器人、纳米、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和主题,用开放的心态运用传统和新兴学科来理解和解决全球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角色,思考新观点,.富有想象力。
再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还应该注重的培养学生的谨严深思的能力。我们通过数字和计量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量化思维,始终谨慎严肃,精细严密,一丝不苟的精神。通过信息科学,信息检索来提高学生如何设计和检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更加严肃地面对工作和学习,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用谨慎的态度来解决和面对问题,做出结论。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弘毅”的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生面对各种不同的压力,持之以恒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理性的思维习惯,学生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格局,这样对决定的事物能够坚持不懈,用坚毅的品质和积极心态解决问题当中的各种压力。
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中衡的能力,也就是中庸,保持生活平衡状态,对自我的时间和人生规划管理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做事情,能够不走极端,把失败看成学习的机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这一点对我们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传统教育过程当中,我们更注重的是教会学生什么是对的,让学生尽量少犯错误。而在西方的教育当中,更强调的是能够创造机会,让学生从犯错误当中学习到什么,让学生不要怕犯错误。从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能够更好平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最后,需要培养学生能够有通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综合的适应能力,包括对跨学科的理解力,实现在多元文化中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状态。这种通达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拥有不同的知识方法,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深入地理解科学、数学、历史、社会、人文各种抽象的学科,同时能够发现这些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从学科当中找出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这种贡献,来实现自己的通达。实现自己在全球化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率的工作,以达到学之大成的状态。
那么这些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培养呢?
一种方法就是可以通过比较人文阅读的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比如我们在探讨一个人性善恶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去选读像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探讨文章,同时还有西方的一些人性探讨的文章来读,比如圣奥古斯丁,尼采, 佛洛依德的著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来发现一些推理的思维逻辑,通过思维逻辑的变迁来理解人性的善恶观点的发展。这也是西方在文学教育当中所提倡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当中,采取一些小组讨论的方式,从提出一些问题出发,然后让学生来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训练,实际也是让学生更好理解自己的人生观,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整个国际化比较融合的文化环境下,它所能够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和自己怎么来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
还有体验式学习作为国际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文学,配合到英国去看莎士比亚的故居,甚至去和英国的剧团一起去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的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旅游、交流、体验以及学习的过程当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实地考查与学生独立研究课题相连接,进一步丰富验证课题结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能力,实现作为一个世界人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将来能够为整个国际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基本就是今天讲的主题,从理论层面探讨到执行层面实践,其实还留下了很多的空间,供各位教育家们去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本文转载自搜狐教育,原标题:掌握三门外语成为常青藤名校看中的标准,中国人才培养该走向何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