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晔

2017年11月18日
分享到

  在11月21-22日举行的“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生源基地校工作会议”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许晔主任就北外综合评价录取的招生政策做了发言,分别从施行综合评价录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生的报考条件、综合评价的具体流程以及综合评价的实施效果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00

图为许晔在论坛现场发言

  以下为许晔在论坛现场发言,原文有改动。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北外招生政策的一个改革,即施行综合评价录取。

  近些年,综合评价录取逐渐出现在我国高考录取中。2007年,中南大学在湖南省开始实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一行列,比如说像浙大在浙江省早就采取了这样的招生方式,叫“三维一体”。还有上海一些高校在浙江、上海,还有浙江本地本省的高校都实施了“三维一体”。还有江苏省、山东省也陆续加入其中。

  具体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在6个省份实施,中国科技大学在广东省实施,南方科技大学在21个省份实施,西交利物浦大学则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天津市实施。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采取这样的一个举措来进行招生。各学校实施方式略有不同,但基本原则和理念一致,即全面、综合和科学评价考生。最后落实的时候,以浙江为例,用“631”的方式来落实,加权以后用这个方式来录取考生。因而,在整个考察过程中,也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考察。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晔

  今天的介绍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改革?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从1989年一直到2008年,这 20年期间,北外在非通用语招生方面一直采取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阅卷、单独录取的模式。那段时间,北外差不多60%的学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录取进来的。这20年间,这个招生模式为北外非通用语专业招收到了很多的优质人才,他们毕业以后也在各个行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整整20年,北外一直在执行这个招生政策。非通用语专业这些院系,因为专业比较小,他们在人才培养的时候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因此,他们就觉得这样招来的学生特别好。但是,到2008年以后,部里发了一个文件要求从2009年开始停止这样的模式。停掉这种模式以后,这一部分专业被分到分省计划里面,放进了提前批来进行招生,这是一个背景。

  进到提前批次以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就只能用高考分数来择优录取,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2016年。这些年以来,院系主任每年都会跟我反映,说高考招进来的学生有些不太适合学外语。这样的话,我们就感觉从招生这块,有这样的迫切需求。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北外抓住这一契机,决定在俄语、阿拉伯语还有一些非通用语专业尝试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晔

  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有一个原因,即 “一带一路”的开展,这个也很重要的。我们和“一带一路”国家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利益共同体,政策上的鼓励,使得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外语专业非常热。

  最后,非通用语建设的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突出。实际上,促使我们这个政策形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当时部委、中央部门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面建设我们国家的非通用语”。这一文件的下发使得政策得到落实。

  2016年3月,我们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开始实施政策,到现在一共两年。今天,我以今年2017年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招生院系一共是5个,不是所有的都在这里面。北外的英、德、法、日、西这五个外语专业是在一批次招生,跟综合评价没有关系。其他的专业里面,有22个专业是在提前批次进行综合评价招生。自2009年以来,我们一直把这些专业放在提前批。现在,这些计划实际上还是在提前批,只是录取方式变了,以前用高考分数来择优录取,现在则用我们综合评价的成绩来录。

  二、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这个项目?

  综合评价我们是做分省计划的,不像自主招生是没有分省计划的。2017年,我们在20个省实施了综合评价招生,在某些省份也规定了只招文科生。很多人会问我,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这个项目?关于这个问题,以及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何准备等其他问题,我的建议是严格参照我们的报名条件来进行准备。具体如下。

  首先,第一条是要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报考考生必须具备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品学兼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这是首要的、必须的。如果这一项不符合,下面的条件就更不用谈了。

  其次,对于学习成绩,我们有这样一个要求:同科类前10%,语文和外语要在前5%。省级示范学校以及我校认可的生源积极校可以适当地放宽排名的限制。至于放宽到什么程度,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就放宽到正常高考能够考上北外的程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预估。

  第三,我们要求报考生外语学习能力突出,具有浓厚的外语学习兴趣,对国别区域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有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如何体现呢?在准备材料的时候,除了固定的学业成绩,可以在申请材料里重点描述体现外语能力和兴趣的事例。有竞赛成绩,有文章发表,这个可以;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只要能证明自己有这样的兴趣,比如连续十年一直坚持每周花时间阅读一定量的原著,这也是可以的。

  第四,要求考生在高中阶段体能测试合格,身体素质要好。

  接下来还有一条,即鼓励复语学生报考。什么是复语学生?我们北外的定义,就是英语+德、法、日、俄、西、朝鲜语。这类复语学生除了熟练掌握英语以外,还要熟练掌握德、法、日、俄、西、朝鲜语其中的一种。复语考生必须申请我们组织的复语测试,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英俄复语的考生不能报考俄语专业,英朝复语的考生不得报考朝鲜语专业。

  这个规定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希望这类考生到大学以后,选择另外一种外语,这样在大学阶段,他们能很快掌握三门外语。此外,申请复语考试的考生应提供由所在学校出具的复语学习证明或考试等级证明。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复语考生必须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B1级(德语复语考生也可以达到DSD1级),日语复语考生达到专业二级,朝鲜语复语考生达到TOPIC3级,俄语复语考生达到专业二级。

  三、综合评价招生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报名一般是3月份开始报,我们会发布招生简章,考生进入我们的招生系统,在网上进行申请。不用寄纸质材料。整个流程其实跟自主招生差不多,3月份申请,我们2017年申请人数是五千七百多人,去年是二千七百多人,人数翻了一倍多。

  初审我们会组织专家对学生的材料进行书面审查。书面审查以后,我们在5月底公布初审通过的结果,然后进行基本能力素质考查。今年,我们初审通过了一千八百人,即五千七百人里面通过了一千八百人,这是北外的考务能力可以通过的最大的量,是出于对考试效果的考虑。在看学生不同点的时候,在我们大标准的指导下,会有一些综合性的想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简单地说,我的学业成绩比他的学业成绩好,我就应该通过,而他就不应该通过。或者说我获过一个什么奖,他没获过,我就应该通过。不能这么简单地来比较。如果把一个人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来衡量,其实很难说。

  实际上,最后审完以后,差距都很小。那怎么办?我们只好靠这种方法,按照考务量的设计,这和自主招生的比例限制是一样的。这点,我也希望各位中学的领导在明年考生一旦没有通过初审时解释一下: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我们的考务能力不够。

  接下来考生填报志愿录取是在6月底7月初,初审通过两个档一个是通过,一个是没通过,通过就来测试,不通过就不来测试。我们测试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这点跟其他大学的自主招生不太一样。但实际上,大部分实行综合评价的录取考试都是面试,没有笔试,因为笔试交给高考检验了。

  面试满分是50分,包括外语口试(满分25分)和中文面试(满分25分),能力测试成绩由上述两部分相加而成。外语口试包括口试以及其他一种外语的模仿。这个模仿外语是随机的,考生不知道是什么外语,我们会随机找一些学校的专家。专家到达现场后,考生赶上哪个专家就模仿哪个。中文面试采取这样的方式,即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单独面试,这些信心都是公开的,在招生简章里都有发布出来,希望同学们仔细参阅,做好这些方面的准备。

  复语考生必须参加复语测试,考试时需提供由所在学校出具的复语学习证明或考试等级证明。考试形式为口试,满分为5分。复语测试成绩达到3分的作为附加分计入能力测试成绩;否则不计入,同时会取消复语资格,但是保留其作为非复语考生的资格。

  今年,我们在6月18号进行测试,测试满分50分,总分达到30分为合格,并且每个部分都要达到15分,也就说总分要合格,每个部分也要合格,这样的考生才能合格。不能这边17分,那边13分,加起来有30分,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求两项都要合格。

  测试以后,考生就可以填报志愿,测试以后形成一个我们学校的成绩,过两天到二十三四号,各个省的高考分就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可以按照加权进行分数计算了。北外是7比3的加权,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70%+能力测试成绩×当地高考满分值50 ×30%。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某省高考满分为600分,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22分;考生参加北外能力测试,分数为37分,则通过计算,综合评价的成绩是498.6分。最后录取的时候,就用这个成绩来录,不再用高考分来录了。录取程序开始后,由各省级招生办将符合我校规定条件并且报考我校的入选考生进行投档。我校依据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底排序录取考生,综合评价成绩相同的,依次录取能力测试外语口试、能力测试中文面试和高考成绩高的考生。未被录取者,不影响考生第一批次及后续批次的录取。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为诟病的“一考定终身”不复存在。考生将参加两个考试,学校将用两个成绩来一块衡量是否录取考生。也许某考生在高考成绩上略微差一点,但是在学校综合能力测试中表现得很好,这样就可以弥补高考成绩上的不足。

  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高校的办学自主。今年初审通过了一千八百人,然后参加考试的是一千六百多人,考完以后,大概是一千二百人通过我们的测试。最后我们录取的人数是三百三十人左右。在综合能力测试的各个环节都会体现,最终的自主权在学校手中。录取人数大概大约占到学生总人数的20%。对于高校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这表明至少有20%的学生是自己挑选出来的。自主招生考试国家规定很明确,即不能超过5%。由此可见,综合评价录取带来的20%和5%的差距是很大的。

  四、综合评价的效果如何?

  通过综合评价测试,我们选拔到了匹配的生源。我们对16级的老师们进行了一个访谈,2016级16个专业中的15个专业表示很满意,课堂效果好,学生适应性强、自主性强,性格大方等优势都体现出来了。他们的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由于2017级和2016级的情况略同,我们做了一个立项研究,专门针对16级的学生做了一个立项,用5年的时候来追踪他们,用数据来表明,他们到底学得怎么样?现在,表面看来都觉得不错,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好。我们最后要用数据来证明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我们这一年马上会有一个阶段性的小报告。等我们整理出来以后,也会向在座的各位发布。

  此外,这个形式在引导学生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我们的要求,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除学习之外,更加注重自身特长的培养。

  还有几处需要大家深入思考的点。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初审和考核体系。现在的体系,我个人觉得有些复杂,我们可以思考,看看在将来能不能简化一些,操作简单一点。那样的话,就可以细化招生指标,便于学校的操作。其次,如何锁定匹配的生源,引导学生报考合适的高校,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如何与中学对接,这点是我们要加强的。我们大学是不是能够提前做一些工作,跟中学搞好对接,一起画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蓝图。


  (本文转载自搜狐教育,原标题:“一带一路”增加小语种人才需求,来看看北外如何招收非通用语专业学生)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