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基中心“第二期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引领新课程教学”高端研修班圆满落幕

2017年01月04日
分享到

  2016年12月26日,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为期三天的“第二期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引领新课程教学”高端研修班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重点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市教研员莅临参加了本期研修班。


  研修班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刘学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褚金丽教授、云南师范大学侯云洁教授共同主持,以学员为中心、以案例为重心,采取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带领参训学员深入了解新课标理念,并指导学员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刘学惠老师在为学员做精彩讲解


刘学惠老师在为学员做精彩讲解


  研修第一天,刘学惠教授围绕“基于深度阅读的写作学习课例研究”这一中心议题,带领学员一起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从各个角度分析、挖掘文章中的表层和深层信息以达到透彻理解文章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从阅读语篇中获取支持写作的信息。


  刘教授以一篇美文为案例引入讲座,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可教?(What to teach?);2.如何教这些有价值的东西?(How to teach them?)通过与学员讨论交流,刘教授指出,文章内容涵义、语言知识、理解技能、思维发展之间是密切联系、融为一体的关系。但现实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程序化、简单化,学习表层化、平面化,输入和输出之间缺少吸收内化环节等。


  在具体介绍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之前,刘教授先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概念:


  1.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包括许多方面:逻辑性——条理性;准确性——清晰性;深刻性——丰富性;灵活性——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


  2.读写结合的本质:交际本质、思维本质;


  3.阅读素养不仅包括阅读理解力(包括浅层的文字解码和深层的文化内涵理解),还包括阅读的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后者也被命名为阅读品格。


  刘教授指出,思维品质的训练要渗透到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但读写结合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一节课中有读的活动,也有写的活动,即为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应不以课时为限,在深度阅读、注意吸收文本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活动。读写结合有不同的结合类型,大致包括:缩写、改写、仿写、续写或补全,以及读书摘要、阅读笔记、书评等。


  无论哪一种读写结合类型,都需要对原阅读文本做深入理解和消化吸收,而不是匆匆走过,浅尝辄止。因为浅层的阅读理解不可能做好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读写结合。虽然续写将作为高考题型,近期已形成热点,但写作教学不应以某种题型来驱动,应避免过度;应学习做各种类型的读写结合。

就仿写而言,刘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内容/语义层面、语篇/结构层面、句法/词汇层面、文体/风格层面这四个层面进行读写结合,并且提供了几种帮助深度阅读的策略:提问、划线、倒译、朗读。


褚金丽老师在讲解语音规则


褚金丽老师在讲解语音规则


  第二天讲座的主题是“英语听力考试改革背景下的高效听说教学”,授课教师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褚金丽教授,褚教授指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在一整天的讲座中,褚教授帮助教师梳理了一遍英语语音中的发音规则,包括26个字母的发音、连读、同化、失爆以及语调、意群划分、节奏等。另外建议教师们多运用歌曲歌谣等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节奏等的训练。并且从初中到高中,要持续进行背诵训练,开始训练时,可以只让学生背一两句话,然后再逐渐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朗读背诵。


  褚教授总结说,口语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practice,练习流利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复述加理解、应用,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刘学惠老师和侯云洁老师在为学员答疑


刘学惠老师和侯云洁老师在为学员答疑


  在第三天的讲座“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的方法与策略”中,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侯云洁教授介绍了课堂问题诊断的五个维度:教师教学(环节、显示、对话、指导、机智),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学技能;并且向详细讲解了如何从这五个维度入手上好一堂课。


  三天的培训,干货满满,参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讨论热烈,在课下也抓住一切机会向授课专家请教自己的困惑。相信三天的研修学习带给参训教师的是一次新理念的洗礼,带着新的方法、新的启迪,在高考改革的浪潮中,老师们会继续砥砺前行。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